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第二批工程案例立项名单,由我们陈常念、韩吉田、于泽庭申报的《能源信息化转型实践-校企联合探索城区智慧化零碳发展之路》项目成功获批,其中陈常念担任首席专家。该案例紧贴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要求,突出“铸魂育人、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建设定位,为有效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了样板素材。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能源信息化已成为推动能源革命的关键路径之一。该案例以“多能协同,信息先行”为核心理念,基于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综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追求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打造工程育人案例体系,并促进能源信息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

该案例以校企联合共同打造青岛中德生态园综合能源示范工程及其智慧化运维为主要内容,包括多能互补系统融合信息化技术的整体规划与设计,进行能源种类选择、容量配置、布局优化、智能监测、数据挖掘等。案例得到电气学院赵浩然新能源发电与数字能0网团队、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电力青岛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涉及锂电、光伏、光热、风力发电、余热锅炉、燃气锅炉及交直流充电桩、虚拟同步机、数字孪生等技术,探索大容量、长寿命、高效率的储能解决方案,开发适应多能互补系统的智能电网调度与控制技术等。通过理论教学、案例解析与实地实训相结合,该项目将助力学生掌握大、云、物、移、智、链、边等前沿技术在智慧能源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院始终坚持以产教融合驱动教育创新,并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工程案例及工程育人教学体系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与国际交流,为国家能源产业及工程建设输送创新实践人才,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文/张志伟,审核/李永卫,发布/李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