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胡芝娟,女, 200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能院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荣聘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具有工程热物理和材料学的教育背景,太阳集团tyc9728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团队平台:
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固废绿色材料工程实验室
研究领域:
长期致力于热能、环保及材料领域技术研发与应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 工业窑炉节能、能源梯度利用技术 ;烟气有害物深度治理、近零排放技术;工业窑炉碳减排及CO2矿化利用技术;固废资源化、高质材料化利用技术
主要兼职: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生态混凝土制品分会副理事长
绿色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协同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水泥》杂志 编委
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建材腐蚀与防护技术委员会委员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荣誉与奖励:
天津市劳动模范;
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项,
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3项 ,省部级科技奖、工程设计奖 二等奖等 40余项
承担/参与主要项目:
[1] 国家重大专项-水体污染与控制专项-水泥厂协同处理污泥技术与装备研发, 2011-2018,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固废协同互补制备低成本硫铝系高活性粉体材料的技术工艺研发与工程示范-2017-2021,课题负责人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无机固废协同耦合建材化利用技术及工程示范研究,2019-2023,项目骨干、子课题负责人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2008-2011,项目负责人、课题负责人
[5]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水泥窑降低氮氧化物技术研究,2010-2015,项目负责人
[6],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发改委) 降低水泥窑氮氧化物技术产业化,2011-2013,项目负责人
[7] 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沽河污泥处理技术研究,2005-2010,项目负责人
[8]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二代新型干化技术研发项目,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技术研发及应用,2012-2019,项目负责人
近年来代表性论文和专利:
申请/授权国际专利 2项
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项 。
主编标准 7个,合计制定标准10个
:
(1) 硫基、碱基固废搅拌造粒发泡一次成型免烧高强轻骨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 CN 116003092 B
第1发明人
(2) 利用大宗固废生产胶凝材料的绿色煅烧设备、系统及工艺
发明专利
CN 110681322 B 第1发明人
(3) 一种低碱度的肥效缓释型陶粒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CN 112079609 B 第1发明人
(4) 一种水泥窑用粉体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CN110683777B 第1发明人
(5) 利用水泥窑高温烟气作为热源进行换热的方法 发明专利
CN101216253B 第1发明人
(6)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的脱硫剂制备单元 发明专利 CN210303152U第1发明人
(7) 全固废制备硫铝酸盐水泥联产硫酸的工业生产方法 ![]()
发明专利 CN111233357B
第2发明人
(8) 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半干法脱硫系统 ![]()
发明专利 CN210752064U 第2发明人
(9) 一种钙钛矿型整体式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发明专利
CN111774055B第2发明人
(10) 应用于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SIC复合材料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CN108276823B第2发明人
(11) 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水泥窑系统及水泥熟料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
CN112321183B 第2发明人
(12) 由在线型分解炉改造的可调节CO2富集量水泥窑系统及方法 PCT/CN专利 CN112654590B第2发明人
(13)一种低温铈基抗硫耐水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CN112547099B 第2发明人
(14)一种水泥预分解窑系统及制备水泥熟料的方法
发明专利 CN112654828B 第2发明人
(15)由在线型分解炉改造的可调节CO2富集量水泥窑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专利 CN112654590B 第2发明人
(16)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水泥窑系统及水泥熟料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CN112321183B 第2发明人
(17)一种低温干法脱硫-催化脱硝一体化设备 发明专利 CN211913346U
第2发明人
(18)一种水泥熟料生产线钙循环半干法脱硫系统
发明专利 CN210752064U 第2发明人
(19)一种利用赤泥制备白炭黑的方法 发明专利 CN103086384B 第2发明人
(20)水泥工业用节煤脱硝助燃剂 发明专利 CN102618348B 第2发明人
部分文章:
1、C Zhang, Z Hu, G Cheng, et al. Collaborative recycling of red mud and FGD-gypsum into multi-shell cold bonded lightweight aggregates: Synergistic effect, structur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sustainabl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 [C]. 379 (2023) 131134; (中科院Q1 Top, IF:7.69)
2、Zhijuan Hu, Jidong Lu, Lai Huang, Shijie W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gas-solid two-phase flow in pre-calciner Communic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11(2006)440-451
3、赵琳 刘庆岭、胡芝娟、王永刚、程兆环 提高Mn系低温脱硝催化剂抗硫抗水性能国内外研究进展 水泥技术2020.2
4、杭世君、胡芝娟等 污泥水泥窑协同处理现状及展望(上、下)给水排水 2019,第四、五期
5、胡芝娟 刘志江 王世杰 狄东仁 煤焦燃烧生成NO的特性研究 《化学工程》 2006 02期
6、胡芝娟 刘志江 王世杰 模拟分解炉中煤焦燃烧生成NO的特性《化工学报》2005
7、胡芝娟刘志江陆继东狄东仁刘瑞芝王世杰不同煤质煤焦燃烧模型的研究 《硅酸盐学报》2004 04期
8、胡芝娟,陆继东,王世杰,沈序辉 高温气固悬浮试验台动态特性的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主编的部分标准:
TCBMF-176-2022 全固废制硫铝(铁)系胶凝材料技术规范
TCBMF-175-2022 用于水泥生产的粘湿固废储存、均化、输送设计规范
T/CBMF 219—2023T/CCPA 39—2023/ 固废制备轻骨料绿色工厂设计规范
GB 50634-2015 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
GB 51045-2014水泥工厂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GB 50954-2014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工程设计规范
GB 50757-2012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程设计规范
联系方式:
太阳集团tyc9728兴隆山校区固废绿色材料实验室301室,Email:huzhijuan@sdu.edu.cn